运营:我把每个部门的日常运作叫做运营。运营的目的是为了完成组织绩效。在上一篇中我们讲到了绩效的过程是一个PDCA的循环过程,那么这个循环就是通过日常的运营来推动的。一个部门如此,一个组织也如此。

运营就是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运营管理也可以指为对生产和提供公司主要的产品和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的管理工作。
IT部门在大多数公司作为一个职能部门,它提供的是服务和产品两个部分。我们提供的网络管理,基础运维,系统运维,项目管理等等都是服务。而我们开发的用于企业日常运营的软件就是产品。大多数IT部门还是以服务为主。
根据之前讲到的IT部门组织建设中的各项内容,我们来聊聊IT部的日常运营,日常的运营应该说是分为人和事两个部分。今天我们讲事的部分。人的部分放到后面去讲。因为讲人必定会牵连到事,在组织体系中人是为做事情服务的,当然,过程中,人也完成了自我成长。所以组织和人其实是密不可分的。
IT部的日常运营,很多时候是跟软件和硬件打交道。这些都是运营的工具,IT部门跟其他部门不同的是,没有工具它是无法运营的,也是我们经常开玩笑说:IT部的每个人都应该是唯工具论的人,这是一种职业素养。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往往会给我们造成工具陷阱。对IT部门来说,工具也只是工具,光有工具是不够的,运营同样需要制度、规范、流程来保障,需要沟通协调。从某种意义上说,IT部更容易造成“人治”,因为很多被一般管理用于“法治”的系统、流程,在后台因为有了Administrator的权限,是可以被人为修改的。
在组织体系建设中,我们着重来讲讲运营-事与绩效挂钩的问题。
- 事与绩效挂钩的思考路径
组织特定时间维度下的战略目标---(分解)---部门职责---(分解)---每条职责线特定时间维度下的要完成的具体工作---目标(绩效指标)---日常的事件运营过程和结果---(评估与绩效指标的偏差)---形成的绩效结果---推动下一轮改进计划及具体方法手段。
举例说明:
战略目标:公司在年度内的战略目标是要完成XXX销售业绩XXX利润指标。
绩效指标:在IT部的职能中一定会有保证各系统安全稳定运营这一项。这一项就是一个绩效指标。因为如果IT部门不能确保各类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营,那么就会影响到各业务部门的战略目标完达;因为如果今天邮件系统出故障了,业务部门无法按时与客户联系,如果今天业务系统出故障了,影响了销售的发货时效。。。所以,安全稳定运营就是一个绩效指标。
日常运营事项分解:
- 具体的事:
- 网络服务器巡检及定期的巡检报告的出具,问题的整改
- 防病毒系统的巡检和问题电脑的处理
- 安全意识的培训
。。。
- 具体的规章制度:
- 故障通报机制的建立
- 软件交付过程中的安全评估机制
- 安全设备配置调整的安全评级及审核机制
。。。
其实要确保安全稳定运营,这是非常难的一个指标。围绕这个目标,我们有些是用工具去做好防范工作,同时需要依靠人去对工具所检测的结果去进行跟踪处理,还要防范人为的失误等等。
要很好的完成这个目标,就是需要不断去主动防御,查漏补缺。所以从绩效角度来说,我们去跟进做了几件事情是毫无意义的。所以,相对比较适合做的是负向的指标。意思就是说无安全问题发生就是满分的绩效,而有安全故障发生,绩效直接做扣减。
当然,我们一直在强调,绩效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所以即使无安全问题发生,我们还是需要去做过程的跟进,意思是在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去追问具体做了哪些防范的工作?这些工作够了吗?
思 考
时间维度与绩效指标:
不同的时间维度,绩效指标是可以变化的。因为企业在不同时间维度下的战略是在变化的。
目标与绩效指标:
不是所有的职能目标都要作为绩效指标的。绩效指标的设定要符合简单原则。
绩效指标设定的两个方向:
绩效指标在设定的时候是可以有正向加分法和负向减分法两种的。指标的设定本身就是把运营量化的一个过程。
最后还是需要强调:在职能部门的日常运营和考核的过程中,追踪过程比考核结果更重要。
20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