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中,“齐家治国平天下”,前提是修身。自我培养,自我积累,从自然境界、功利境界向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改造。古今圣贤便是达到道德境界的人。然而,大多数的人都是普通人,生活所累,谈何境界?很多时候,只为五斗米折腰,苟活于世而已。大多数的时候,怎样生存才是现实,被现实拿走了大部分的时间,曾经的壮志豪情,达则兼济天下的雄心,能还剩下多少了?
大多数的时候,不都在功利境界中吗?明白自己的行为和目的,懂得自己需要什么,也会努力奋进,换取更高的收益而已。换句话说,只是想生活的更好一点。可是生活岂能如你所愿?时代的速度,更替的节奏,能不让人焦虑吗?心灵鸡汤到处都是,然而低头依然一地鸡毛。谁不是负重前行了,境界又该怎样诠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