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晖落尽暮晚霞,黄昏迟暮远山寻
本站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编程知识 > 正文

关于 Swift 2.0 - 语言新特性与革新(swift开发语言)

xiyangw 2022-12-03 13:00 18 浏览 0 评论

随着刚刚结束的 WWDC 2015苹果发布了一系列更新,这其中就包括了令人振奋的Swift 2.0。 这是对之前语言特性的一次大幅的更新,加入了很多实用和方便的元素,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次更新都包括了什么。

将 println 函数统一为 print

现在我们在代码中输入 println("xxx")这样的调用时,编译器就会报错:

都已经变成通用的 print方式了:

print("xxx")

语言的结构性更强

比如在 Swift 1.2中,我们要判断某元素是否在数组中,我们会用到contains函数:

var apps = ["Youtube","Google","Facebook"]

if contains(apps, "Google") {

    println("ok")

}

而在 Swift 2.0中,变成了直接调用数组对象appscontains方法进行这个操作,这种调用方式更加的结构化,和面向对象化:

if apps.contains("Google") {

    print("ok")

}

对于字符串操作,也是一样,如果在 Swift 1.2中,我们要获得字符串的长度,我们会这样:

let str = "Swift App"
let c = count(str)

而在 Swift 2.0中,我们只需调用str对象的count方法,即可完成字符串数量的统计:

let str = "Swift App"
let c = str.characters.count

do-while 循环语法关键词的改动

do-while循环语句在Swift 2.0中也发生了变化。以往,我们代码中用到do-while循环,会这样处理:

var counter = 5

do {

    print(counter)
    counter--

} while counter > 0

而在 swift 2.0中,do-while循环中的do关键字被替换成了repeat,如果我们在Swift 2.0还使用do关键字的话,就会导致编译错误:

Swift 2.0中我们使用repeat-while循环:

repeat {

    print(counter)
    counter--

} while counter > 0

Swift 2.0中,之所以将do-while循环变成了repeat-while循环,是因为do关键字另有他用,这个在后面我们会讲到。

新增了 #available 标注来进行多版本兼容性支持

在以往的开发经历中,最让我们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是 API的版本兼容。比如我们用了一个iOS 8引入的方法,但我们的App运行在了iOS 7的设备上,如果这时不手动进行系统版本检测的话, 我们的App就会直接的崩溃掉。而对于这种API编译器不会给我们任何的提示,只能靠着人工去逐个处理,不仅麻烦,而且很容易造成遗漏,导致严重的崩溃问题。

Swift 2.0新引入的#available机制,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新的Swift编译器,会在编译的时候就进行检测,举个例子,比如UIAlertController这个类是iOS 8.0引入,但我们的项目设置的Deployment TargetiOS 7.0, 这时候我们在编译代码的时候,编译器就会给出我们这样的警告:

看到了吧,在 Swift 2.0中,编译器会自动帮我们检测哪些API需要进行版本兼容判断,非常的强大吧。这样就减去了我们很多麻烦,并且大大减少了App出错的概率。

编译器帮我们检测到问题之后,接下来我们就要处理这个问题,也就是进行系统版本的条件判断,也就是通过 #available来判断:

if #available(iOS 8.0, *) {

  let alert = UIAlertController(title: "test", message: "app", preferredStyle: .Alert)
  UIApplication.sharedApplication.keyWindow?.rootViewController?.presentViewController(alert, animated: true, completion: nil)

} else {

  let alert = UIAlertView(title: "test", message: "app", delegate: nil, cancelButtonTitle: "ok")
  alert.show

}

我们看上面的代码 if #available(iOS 8.0, *)用于检测当前的系统版本是否在iOS 8或以上。如果是的话,那么我们就使用UIAlertController。 否则,我们还继续使用UIAlertView

现在编译我们的代码,即可编译通过。 #available这个特性的提供,算是对我们现有的开发方式的一个改进。也体现了Swift的安全性为本的核心理念。

感觉脑洞小开哦~

错误处理 try,catch 语句的增加

Swift 2.0中提供了对错误处理更好的支持,增加了try-catch语句。现在我们可以这样进行异常处理操作了:

do {

    let content = try NSString(contentsOfFile: "/file/path/str.txt", encoding: NSUTF8StringEncoding)

} catch {

    print("read content fail")

}

是不是发现了 do关键字了呢,Swift 2.0中将do关键字用到了异常处理块中。还有一点和其他语言不同的是,这里的try关键字是写在具体调用代码行上面的。也就是说,那个语句会有可能抛出异常,我们才在哪个语句前面加上try关键字。这种方式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们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到那些代码会抛出异常。而不是将所有代码都混在 try-catch 语句块中。

throws 和 throw 关键字,以及自定义异常类型

我们还可以对我们自己定义的函数声明异常抛出,使用 throws关键字:

func requestImage(urlString:String) throws -> UIImage? {

    if let url = NSURL(string: urlString) {

        if let data = NSData(contentsOfURL: url) {

            return UIImage(data: data)

        }

    }

    return nil

}

在返回值类型声明前面加上 throws关键字,即可将我们的函数声明为抛出异常类型:

func requestImage(urlString:String) throws -> UIImage?

接下来我们还需要定义我们要抛出的异常类型。我们可以通过 ErrorType类型的枚举声明来定义我们自己的异常类型:

enum RequestImageError : ErrorType {

    case NetworkError
    case URLError

}

我们定义了两个异常类型,NetworkError表示网络错误,URLError表示 url 错误。 我们还需要在我们的方法中抛出这些异常:

func requestImage(urlString:String) throws -> UIImage? {

    if let url = NSURL(string: urlString) {

        if let data = NSData(contentsOfURL: url) {

            return UIImage(data: data)

        } else {

            throw RequestImageError.NetworkError

        }

    } else {

        throw RequestImageError.URLError

    }

}

现在调用这个方法的时候,就可以通过 try,catch 来处理异常情况了:

do {

    try requestImage("http://swiftcafe.io/images/qrcode.jpg")

} catch RequestImageError.NetworkError {

    print("network error")

} catch RequestImageError.URLError {

    print("url error")

}

guard 关键字

Swift 2.0中新引入了一个叫做guard的关键字用于条件判断处理。举个例子来说,我们以前在代码中对函数的参数进行验证的时候,可能会用到这种方法:

func printName(firstName:String?, _ lastName:String?) {

    if firstName != nil {

        if lastName != nil {

            print("\\\\(lastName!) \\\\(firstName!)")

        }

    }

}

我们对每一个参数都用一个 if语句来判断,这样的代码结构读起来结构不是很清晰,并且如果参数的数量比较多的话,if语句的嵌套层数就会很深,导致可读性的降低。那么为了减少嵌套层数,我们还可以这样:

func printNameByIf(firstName:String?, _ lastName:String?) {

    if firstName == nil {
        return
    }
    if lastName == nil {
        return
    }

    print("\\\\(lastName!) \\\\(firstName!)")

}

我们在函数的开始,用 if 语句来判断各个参数。当这些判断失败的时候,会直接 return。只有当所有的判断都通过,才会执行函数中真正的代码。这样做,解决了之前if嵌套的可读性的问题,好了很多。

但这样依然有它的问题。比如,这样的可读性依然不是很好,不能充分显示这个 if语句的意图。并且,对于Optional类型的值,也没有进行很好的处理。

基于这些情况,Swift 2.0中引入了guard关键字,我看来看一下如何用guard来实现这个方法:

func printNameByGuard(firstName:String?, _ lastName:String?) {

    guard let first = firstName else {
        return
    }
    guard let last = lastName else {
        return
    }

    print("\\\\(first) \\\\(last)")


}

我们这里用到了 guard关键字,来进行参数条件的判断。比起之前的if判断,代码的可读性更强,并且意图更加明确。guard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对于Optional的解包的作用域是在函数内完全可见的。 比如上例中,我们解包出的firstlast,可以在guard执行完后,继续使用。

gurad关键字,除了用在参数判断返回的场景下,还能用在很多别的地方:

guard app.characters.count > 0 else {
    throw InputError.NameIsEmpty
}

guard #available(iOS 8, *) else {
    return
}

defer 关键字

在了解 defer关键字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个比较常见的例子:

func getFileContent(path:String) -> NSString {

    guard path.characters.count > 0 else {
        showGetFinished
        return ""
    }

    if NSFileManager.defaultManager.fileExistsAtPath(path) {

        do  {

            let content = try NSString(contentsOfFile: path, encoding: NSUTF8StringEncoding)
            showGetFinished
            return content

        } catch {
            showGetFinished
            return ""

        }

    } else {
        showGetFinished
        return ""

    }

}

上面的函数就是一个简单的读取文件内容的方法,我们注意看一下里面的 showGetFinished方法,在多个分支都被调用了。实际上它的逻辑只是干一件事,就是在函数结束的时候显示一下读取完成消息。显然我们这里的代码在每个if调用return返回之前,都调用了showGetFinished方法。在语法上,这样的调用是没问题的。但从业务逻辑角度考虑,其实这样做是比较笨拙的。但我们又受制于语法限制,只能写出很多这样形态的代码。

这就是 Swift 2.0中引入defer关键字的作用了。我们来看看Swift 2.0中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

func getFileContentDefer(path:String) -> NSString {

    defer { showGetFinished }

    guard path.characters.count > 0 else {

        return ""
    }

    if NSFileManager.defaultManager.fileExistsAtPath(path) {

        do  {

            let content = try NSString(contentsOfFile: path, encoding: NSUTF8StringEncoding)
            return content

        } catch {
            return ""

        }

    } else {
        return ""

    }

}

我们看一下上面的代码,所有分支中的 showGetFinished调用都不见了,我们只在函数的第一行看到一句defer { showGetFinished }。 如果我们执行这个函数,就会发现无论代码走到哪个分支,defer语句块中的showGetFinished都会被调用。

defer语句就相当于在它的作用域中执行一个收尾工作,又叫做稍后执行,比如我们例子中的函数,showGetFinished方法就符合这个逻辑,在函数执行完成后,做一些收尾的操作(比如这个例子里面要显示一下状态信息)

defer从程序语法结构上,做了一个改进,以往我们为了达到类似的目的需要不断的通过if-else分支来实现的逻辑,可以能够更加清晰和简洁的表达出来。

恩,不错不错。喜笑颜开~

defer语句块不仅能够在函数中使用,它几乎可以在任何{..}语句块中使用:

func branch -> String {

    var str = ""
    str += "1"
    defer { str += "2" }
    let counter = 3;

    if counter > 0 {

        str += "3"
        defer { str += "4" }
        str += "5"

    }

    str += "6"


    return str

}

我们这次,在 branch函数和它里面的if语句块中都用到了defer语句块。我们函数最终返回的 str 中的内容是:

13546

这个结果和各位想到的结果是否一样呢?

Swift 2.0是一个重大的改进,包括了很多的优化与改动,这里面只介绍了其中一些比较显著的优化与更新。更多的更新内容在后期还会为大家继续整理的哦。从这次更新中我们不难看到Swift依然秉持着它基于类型安全已经更现代化的开发方式的理念。在现在产品都注重用户体验的同时,相信Swift也会给我们这些开发者更好的开发体验。

更多精彩内容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swift-cafe

相关推荐

spring利用spring.handlers解析自定义配置(spring validation 自定义)

一、问题我们在spring的xml配置文件里经常定义各种各样的配置(tx、bean、mvc、bean等等)。以及集成第三方框架时,也会看到一些spring之外的配置,例如dubbo的配置、securi...

「Spring源码分析」AOP源码解析(上篇)(spring源码深度解析(第2版))

前言前面写了六篇文章详细地分析了SpringBean加载流程,这部分完了之后就要进入一个比较困难的部分了,就是AOP的实现原理分析。为了探究AOP实现原理,首先定义几个类,一个Dao接口:1&nbs...

Spring 解析注册BeanDefinition这一篇就Over
Spring 解析注册BeanDefinition这一篇就Over

一、简介:学习过Spring框架的人一定都会听过Spring的IoC(控制反转)、DI(依赖注入)这两个概念,对于初学Spring的人来说,总觉得IoC、...

2023-03-20 14:53 xiyangw

域、模块、空间、闭包,你真的懂了吗?(模块控制域与作用域的关系)

Javascript有一个特性叫做域。尽管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域是有难度的,但我会尽力用最简单的方式让你理解域。理解域能让你的代码更优秀,减少错误,及有助于你做出更强大的模式设计。什么是域域是在运行时,...

这一次搞懂Spring自定义标签以及注解解析原理
这一次搞懂Spring自定义标签以及注解解析原理

前言在上一篇文章中分析了Spring是如何解析默认标签的,并封装为BeanDefinition注册到缓存中,这一篇就来看看对于像context这种自定义标签是如...

2023-03-20 14:53 xiyangw

前端基础进阶(七)-前端工程师最容易出错的问题-this关键字
前端基础进阶(七)-前端工程师最容易出错的问题-this关键字

我们在学习JavaScript的时候,因为对一些概念不是很清楚,但是又会通过一些简洁的方式把它给记下来,那么这样自己记下来的概念和真正的概念产生了很强的偏差.当...

2023-03-20 14:52 xiyangw

深入K8s:守护进程DaemonSet及其源码分析(k8s 进程)
深入K8s:守护进程DaemonSet及其源码分析(k8s 进程)

建议学习:膜拜!阿里内部都在强推的K8S(kubernetes)学习指南,不能再详细了最近也一直在加班,处理项目中的事情,发现问题越多越是感觉自己的能力不足,...

2023-03-20 14:52 xiyangw

Spring 是如何解析 bean 标签的?(spring beans标签)
Spring 是如何解析 bean 标签的?(spring beans标签)

前情回顾上回「SpringIoC容器初始化(2)」说到了Spring如何解析我们定义的<bean>标签,代码跟进了一层又一层,跋山涉水,...

2023-03-20 14:52 xiyangw

快速了解JavaScript文本框操作(javascript文本框代码)
快速了解JavaScript文本框操作(javascript文本框代码)

HTML中使用<input>元素表示单行输入框和<textarea>元素表示多行文本框。HTML中使用的<input&...

2023-03-20 14:51 xiyangw

荐读|30道JavaOOP面试题,可以和面试官扯皮了
荐读|30道JavaOOP面试题,可以和面试官扯皮了

面试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大部分人且不止一次,今天给大家准备了30道JavaOOP面试题,希望能够帮助到对Java感兴趣的同学,让大家在找工作的时候能够...

2023-03-20 14:51 xiyangw

源码系列——mybatis源码刨析总结,下(mybatis源码分析)
源码系列——mybatis源码刨析总结,下(mybatis源码分析)

接上文简答题一.1.Mybatis动态sql是做什么的?1.动态sql就是根据条件标签动态的拼接sql,包括判空,循环,拼接等2.哪些动态sql?动态sql大...

2023-03-20 14:50 xiyangw

Java面试题(第二弹)(java面试题及答案整理)
Java面试题(第二弹)(java面试题及答案整理)

1.抽象类和接口的区别?接口可以被多重implements,抽象类只能被单一extends接口只有定义,抽象类可以有定义和实现接口的字段定义默认为:public...

2023-03-20 14:50 xiyangw

mybatis3 源码深度解析-动态 sql 实现原理(sql数据库基础知识)
mybatis3 源码深度解析-动态 sql 实现原理(sql数据库基础知识)

大纲动态sql使用示例SqlSource和BoundSql以及实现类LanguageDriver以及实现类SqlNode以及实现类动态sql解...

2023-03-20 14:50 xiyangw

第43节 Text、Comment及CDATASection(第43节 Text、Comment及CDATASection)
第43节 Text、Comment及CDATASection(第43节 Text、Comment及CDATASection)

本内容是《Web前端开发之Javascript视频》的课件,请配合大师哥《Javascript》视频课程学习。文本节点用Text类型表示,包含的是可以按字面解释...

2023-03-20 14:49 xiyangw

Qt读写三种文件(qt读取文件数据并赋值给变量)

第一种INI配置文件.ini文件是InitializationFile的缩写,即初始化文件。除了windows现在很多其他操作系统下面的应用软件也有.ini文件,用来配置应用软件以实现不同用户的要...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